第三百五十九章 宽松货币-《文科大唐》


    第(2/3)页

    现在大唐已经开始通缩,那时不凡要做的也就是去尽快减少钱庄的储备金,减少存款利息,还有减少贷款利息来促进市场上的货币流通,缓解通缩压力。

    当时不凡说出了这个后世缓解通胀通缩的三板斧之后,在场的各位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夫君,光是这样还不够吧?按照你所言的,通缩乃是货币供应严重不足,可是我们只是缓解,并不能治本啊!目前最大的压力也就是物资增加的度太快,生产力的增加远远的过了货币的供应,甚至还不是一倍两倍,这个是非常多的倍数。我们这样做,那其实顶多只是缓解。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那必须要增加朝廷放货币的数量才行,”秦嘉瑞说。

    时不凡也都叹气说:“嘉瑞,你也是进步不少啊!没错,我这个就是在缓解,可是还是治标不治本啊!我大唐目前的铜矿,是致命的缺点,铜产量不足,甚至是朝廷的货币供应度太慢。朝廷的铸钱成本太高,铸钱有时候甚至是在亏本的。”

    唐朝的铸钱其实有时候是亏本的,也许一般人不敢相信,铸钱都会亏本。可是别把唐朝的铸钱当成后世印钞那么简单。后世印钞自然是简单成本很低,可是古代不但是金属原材料价格,还有人工价格,铸钱的技术落后,再加上那些官府组织手段落后,造成了铸钱成本居高不下。

    后世铸钱也许是能收取“铸币税”,可是在唐朝时期,铸钱却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有时候固然能赚钱,可是也不会太多。可是有时候却反而反而会亏钱,因为这个也就是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有价值的。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所以印钞成本很低,几乎都是铸币税啊!

    为什么后世的本位制度一再变动,其实从铜本位到银本位,最后到金本位,结果金本位最后又再次崩溃了。其实这个无不是各种原因造成的。铜本位的缺点在于铜是工业品,价格变动很大,而价格变动大会进一步带动整个别的商品价格起伏。

    商品价格应该是稳定才好,如果价格不稳,不管是张傲还是下跌,那后果都是很大的。百姓可不希望经常过山车,物价的过山车可是非常要命的,足以让人心脏病作。价格而稳定是追求,所以从铜本位进不到金银本位,最后金银开采量无法满足经济展,所以金银本位同样会崩溃。

    “目前大唐已经有了这种趋势,铜本位已经是无法满足供应,铜矿的开采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或者说是开采成本过高,最后朝廷不愿意去铸钱了。压力太大了,可是这个唐朝并不具备实行纸币的机会啊!”时不凡想。

    在唐朝不具备实行纸币的机会,因为纸币百姓接受起来不容易。甚至如果实行了纸币,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先不说如何防伪,就说如果一旦实行纸币,那朝廷那帮官僚一旦尝到了甜头,他们会使劲拼命印制纸币,掠夺民间财富。古代的经济学研究非常浅薄,如果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不足够的情况下贸然实行纸币,那宋朝的交子和明朝的交钞,也就是前车之鉴。

    朝廷随便印制纸币掠夺,百姓苦不堪言。所以时不凡不敢贸然用纸币,用纸币那后果太惨。

    “夫君,如果我们采用金银作为辅币,你看如何?金银价值高,可以作为辅币,作为大额交易时候的交易媒介。据我所知其实在此之前也都有不是人用金银来作为大额交易的交易媒介,用金银来进行辅币,这样可以让金银正式的流入市场,缓解铜钱的不足。”秦嘉瑞说。

    时不凡还是摇头说:“不妥,还是不妥。你这个其实是采用了复本位制,复本位制表面上看起来规避了风险。可是却同样是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因为你无法保证两种材质的价格是稳定的。金银和铜钱的兑换比例,其实一直都是变动的,你不能保证他们一直价格稳定。”

    时不凡非常清楚,表面上看复本位制比较“好”,可是为何最后复本位制会被淘汰?其实因为两种本位制的情况之下,会造成两种物价变动。金银比价会变化,而金银铜三者比价同样会有变动。一旦法定比价和真实比价产生了误差,那这样同样会造成百姓把那种价值高的金属收藏起来,然后把那些价值低的金属以法定比价花出去。

    当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把价值高的金属收藏,价值低的金属花出去,那就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结果,最后市场上流通的反而还是那种价值低的,所以复本位制也是一种风险很大的方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