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七六章 天选之国-《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2/3)页
“好了,好了,咱们珠穆是安第斯山的雄鹰。这样好了吧。”董书同赶紧求饶。
论战斗力,两个自己都比不上从小马背上长大的珠穆。
“书同,等过两年,国内稳定下来,我就陪你回一趟本土好不好,到时候将孩子们都给带上。”闹完了,珠穆对董书同说道。
其实这个提议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但是这么些年,东华就没有安定下来过,这是一个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国家。
注定无法平静地开始他的新生。东华的成长也是伴随着不断的战斗。
所以有些欧罗巴人喜欢称呼东华为安第斯战鹰。也有说他们是南阿米利亚的斯巴达。
东华国也没有让大家失望,自从上线以来,逢战必胜。即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没有耸过。
东华的华人基本上都有从军的经历。
在最初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的华人青壮都是士兵。现在基数大了之后,士兵不再是华人的唯一职业。
他们中有一部分转为地方的上治安官、行政官。
还有一部分人拿到了自己的土地,开始过起了小地主和牧场主的生活。
那些最初来到东华的华人商人,基本上都经营着矿山的生意。
华商心细、勤劳,东华的矿山产业比以往任何时候发展的都要迅速。
从扶桑、南洋地区迁移来的劳工,成为了矿山的主要劳动力。
华人对矿山的管理要比原来的那些白人黑心矿主要人性得多了。
这些扶桑和南洋的劳工也都是举家搬迁过来的。
东华帝国会给他们每个家庭分上一小块土地,这块地大概有一亩多,可以用来建房子,甚至还可以种植一点点作物。
这比分给华人移民的土地要小的多,因为这些人迁移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只能到东华做矿工,这叫做“定向移民”。
既然做矿工,当然就不能给太多土地了。
当然了他们自己赚了钱之后,可以自己购买土地。
但是大部分的土地都是有主的,他们要购买土地只能去偏远的地方,还不一定能够买的到。
因为帝国要保证矿工的数量,自然要限制他们获得土地。
不过这对于他们已经很好了。
比如一个名叫东乡毅的扶桑的移民家庭,一个男人带着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
原本在扶桑的时候,他们是藩主的佃户,每个月家中的收入折合成大米大概只有50斤。
这还是正常的情况,要是收成不好的时候,甚至只能吃野菜和米糠。
但是到了东华之后,这个男人去了海岛上的鸟粪矿,除了干活累一些,矿场上臭气熏天之外,倒是没有太大的危险。
这样他大概每个月能够获得两个东华华元的收入,东华华元和复兴军的华元份量相同,是一比一兑换的。
实际上只是图案不同。按照东华的粮价,这些钱可以购买四百斤的大米。
当然了东华这里主要产的是玉米和土豆,这些东西的价格只有大米的一半。
也就是说他一个人的收入每个月可以卖到上千斤的土豆玉米。
这么多的粮食,他们肯定是吃不完的。
所以说这样的四口之家,依靠一个男人的收入的可以过上温饱的生活了。
当然人不可能只吃饭,还有别的需求。
但是对于这些扶桑移民,这就足够让他们卖命地干活了。
东乡的妻子平时还可以打一些零工补贴家用。他们的家一般都在沿海的安置区。
因为这里距离鸟粪矿区比较近。
东华帝国一般都会将这些新移民打乱了安置。
像是东乡的家坐落的海滨小镇就有一半的华人,当地的土地大部分都是这些华人所有,另外还有少量的白人家庭。这些白人大部分都从事手工业,或者是出海捕鱼。
对于东乡一家最友好的就是这里的海鱼非常便宜,便宜到跟粮食差不多。
扶桑人喜欢吃鱼,但是一般只有贵族才能够吃得起鱼。
但是居住到东华之后,东乡一家已经要实现海鱼自由了。
妻子有的时候甚至会自己带着孩子去海边钓鱼。
东华鱼场不愧是世界上最大的渔场。
而且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过度捕捞的情况。
不仅仅是温饱的问题能够解决,东乡的孩子还能够免费进入学校去读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