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〇四章 兄弟之战 (五更!!)-《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3/3)页

    “奥托,我们胜利之后的事情准备好了吗?我们必须要做长远的打算。”威廉一世转向铁血先生问道。

    “是的,陛下,只要我们胜利,一切都好谈,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奥地利从邦联中给赶出去,我们将获得建立德意志联邦的权力。我之前就说过,普鲁士要想崛起,要想与弗兰西对抗,就必须要整合整个北德意志的力量。一个孤零零的普鲁士还要受到周边邦国的掣肘,无法与弗兰西对抗。”

    “好的,奥托,无论怎样,我都会支持你,军队会支持你,全体普鲁士的公民都会支持你。”

    12月3日,普奥战争正式打响,欧罗巴各国称之为德意志“兄弟之战”。

    随着普军战略展开的完成,双方开始交火,战争进程发展迅速。

    但是,整个战争是在3个战场上差不多同时展开的,其决定性的作战行动发生在波希米亚战场上,它决定了战争的命运。

    在南线,即意大利战场,由奥意军队交锋。战事一开始,形势就对奥地利有利。

    本来,意大利各邦国的军队主动地向阿尔布特将军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出击。

    可是,12月4日,两军在库斯托查发生的第一场会战中,以撒丁王国为主的意军竟被打得惨败,官兵四处散逃,以至于达到无力再战的程度。

    奥军也许是吸取了之前失败的教训。而撒丁王国因为之前三国战争的胜利而骄傲自满。

    加里波第提出的不寻求与奥军决战,避其主力,诱敌深入的战略,无人理睬。

    萨丁王国到底是对加里波第有所忌惮。

    大败的邦国联军向米兰撤退。

    奥军紧追不舍,但是在特伦托被加里波第率领的一万多志愿军伏击。

    得到了王韬的资助以及普鲁士的暗中支持之后,这支志愿军全部都换上了普鲁士产的毛瑟步枪。

    这是普鲁士新研制的后膛枪,取代了原来的后膛击针枪。

    这种后膛枪非常适合这些意大利志愿军们灵活的打法。

    他们可以将自己躲藏起来对敌人射击。

    打不过,跑起来也方便。

    原本准备追击的奥军一下子被打的措手不及。

    而那些之前撤退的各邦国军也面上无光,反杀了回来。

    加里波第最擅长在阿尔卑斯山打这种山地游击战。

    俾斯麦对自己的盟军如此缺乏战斗力感到非常恼火,又对自己当初投了加里波第这手闲棋而庆幸。

    至少现在,意大利军队将奥军的南方军团给拖住了。

    在西线,即德意志战场,是由普鲁士军队对奥地利阵营中一些成员国的进攻。

    宣战后,普军迅速开进了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黑森一加塞尔和萨克森等毗邻国家。

    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普军的强大威势之下节节后退。萨克森军队被迫撤退到摩拉维亚地区,并在那里与奥地利的军队会合,并入了贝奈德克将军指挥的北方军团。

    之前的一切看起来都是前奏,真正的大战现在才将开始。

    12月7日,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率领普军5万余人,挺进到朗根萨尔察附近,在那里大败汉诺威军队,进而围困了汉诺威城。

    12月9日,汉诺威王奥格尔格宣布投降。尔后,法尔肯施泰因挥军南下,准备先占领法兰克福,随后向巴登和符腾堡进军。

    在北线,即波希米亚战场,由普军发起主要突击。

    起初,毛奇命令3个军团向东移动:第1军团向尼斯河以东挺进,第2军团进至格尔利次以东地区,易北河军团则沿易北河南移,向第1军团右翼靠拢。

    随后即与第1军团汇合。

    这时,毛奇得知奥军正由摩拉维亚向西北方向的边境开进,于是当机立断,命令第2军团翻越苏台德山脉,回师向西南突进。

    第1军团和易北河军团则沿厄尔士山脉的隘路行进,向山南进军。

    这样,普军构成钳形攻势,分进合击,首先消灭贝奈德克统率的奥军主力,然后直取维也纳。

    这个北线也就是三路战场中最主要的一路。

    ps:承诺大家的两万字更新超额完成,粉丝值五百以上的书友有四次抽奖几乎哦,请大家及时关注app上的通知。

    独孤尽力了,虽然书写的不咋地,但是独孤还是比较勤奋的。本书更新一年多了,没有请一次假,没有断更一天。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投一些免费的月票和推荐票,精神上支持以下独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