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四章 复兴军的“卫所”-《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1/3)页
栓柱跟其他的农场工人正在地头吃着饭,突然见到一群人往这边走来。
他认出了走在人群中的王场长。还有一些之前来农场检查过的上级官员。
不过此时这些人的都围绕在一个年轻人的身旁,倾听着这个年轻人问话。
栓柱总感觉这个年轻人看起来特别的面熟,但是又不敢确定。
那些栓柱眼中的大人物不时会上前去给他答话,态度相当的谦恭,跟平时看起来判若两人。
是的,这正是突然来到北大仓农场视察的董书恒。
跟之前到桃树湾牧场一样,这些人都不知道他的行程,除了护送的护卫还有当地的大员之外。
董书恒来到一个地方都是临时制定行程。警卫部队会提前一步界入,做好安保工作。
各地的生产生活照常,他之所以选择北大仓农场是因为这里是当地最大的一座农场,占地有几十万亩。
这几十万亩地全部都是的上好的耕地,在周围还有很多的林地以及一些未开垦的湿地。
虽然这里的土地一年只能够种植一季,但是产量已经能够超过江南地区的上好水田。
这里是的名副其实的北疆小江南。
另外,一年只种植一季也让这里的土地能够得到很好的修养,不会因为耕种而出现退化。
“王场长,你们这里可是一片宝地啊,一定要经营好。当初为了这片土地,咱们复兴军不知道多少战士将热血撒在这片土地上。”董书恒边走边说道。
刚才一路走来,董书恒亲身体会到了这里的富饶。
农耕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相对于工业来说,农业对大自然的索取更加的友好一些,当然这指的是这种相对温和的耕种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耕地的减少,人们对于耕地的压榨也会越来越严重。
各种各样的化肥农药齐上场,只会不断地破坏耕地,让好的耕地出现退化。
现在的复兴军下的耕种模式主要还是一种温和的耕种方式。
因为耕地的数量大大增加,所以复兴军现在没有必要的去追求太高的产量。
要不是曾宪风他们做了一个粮食储备计划。在各地兴建储备粮库。
现在的粮价肯定还要的继续降低。
在交通运输方便的沿江和沿海地区,粮食的价格已经跌到了每担一华元以下。
而在清庭最为平稳的时期,这个价格也要在二两银子(相当于2华元)以上。
粮食的价格不能够过高,那样就谈不上全民温饱。
但是也不能够过低,那样的话那些依靠种植生活的百姓收入会大大降低,同时还会降低人们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嗯,总统,俺们知道,这些土地都是将士们打下来的,俺们一定会将它们给种好。将士们用枪炮保卫国家,俺们就用镰刀和锄头让大家都能够吃上粮食。”北大仓农场的场长王劲松以前是个教书先生,倒是很会说话。
董书恒之前已经在场部看过了。北大仓是一个大农场,光是分场就有十几个了,拥有干部职工以及家属超过万人。所以场部非常的繁华,像是的一个小城镇。
场部的是栋两层的红砖外墙的小楼。周围是学校、医院、邮局、供销社等公共设施。
然后就是职工们的住房。成家的人才能够分到的独门独院的房子,单身汉们只能住在的集体宿舍中。
许多人为了能够的分到一套房子,想法设法给自己找一个对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