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七章 圣彼得堡的应对-《回到清朝做盐商》
第(2/3)页
机会终于来了,彼得一世打败了北海强国--瑞典,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东岸及芬兰湾等大片土地,从而也获得了出海口。获得出海口后,彼得一世就在这里建成了圣彼得堡。
一方面靠近西方,一方面有了进入欧洲的出海口,让沙俄能就够加入海上的竞争。
那时候欧洲的海外殖民贸易活动盛行,所有的国家都想要从这种掠夺中分一杯羹。
这次迁都也确定了沙俄以西方为重心的战略。
虽然沙俄一直没有放弃在东方拓展土地,但是无论是从经济、军事还是政治上来看,沙俄都是以西方为主。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在克里米亚半岛集结百万大军,但是在东方却是每次几万几万地给复兴军送人头。
此时在前往莫斯科的道路上,一支华夏的使团正在前进。与他们相对而行,也有一支沙俄的使团将前往华夏。
前进的队伍中一个长相颇有气度中年人穿着一身皮大衣。坐在马车里面不断地搓着手。
郭嵩涛作为一个南方人,真的受不了这里的鬼天气。才刚到九月份,天就开始冷起来了。
相对于自己本次的任务,郭嵩涛觉得这里的天气对他来说更像是一个难题。
而郭嵩涛此行想要见到的人——压力山大二世在接到东方再次失败的噩耗之时,差点要瘫坐到他的沙皇宝座上。
克里米亚的失败几乎已经要成为定局。如果沙俄在东方失败的消息也传出去,那么沙俄还有什么脸面在欧洲的列强圈子里面混呢?
哦,不对,这个消息已经在西方传开了,华夏的使者早就在欧洲的报纸上渲染他们在远东战场的取得的胜利。
当然他们说的还是上一次胜利。那时候的远东地区毕竟沙俄还没有开发,只是一些蛮荒的新占领土。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这次在西伯利亚以及哈萨克草原上的失败是一场全面失败。
一些沙俄经营百年以上的城市都被华夏人给占据了。
华夏人已经打到了西西伯利亚。托木斯克这样的重镇都被敌人给攻陷。这次也许整个沙俄的领土要因此缩水一半。
虽然丢掉的都是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这么多的领土可都是亚历山大二世的宗族们一点点占下来的。
如果尸骨未寒的尼古拉一世在天有灵估计都要从棺材里面气的跳出来。
“让奥伦堡总督彼得洛夫斯基接手乌拉尔河、乌拉尔山以东西伯利亚地区的防御工作,成立西伯利亚战区,调集五万陆军到奥伦堡,由他担任总司令。”
在御前会议上,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重新启用这几年据说越加稳重的奥伦堡总督彼得洛夫斯基。
前线传回的情报说赫里斯坚科已经失去了联系,不知道是被俘虏了还是被战死了。
沙皇已经派人控制了赫里斯坚科的家人,防止他已经投降敌人。
因为距离太远,敌人在沙俄军队的退路上设置了封锁线。能够逃回来的士兵少之又少。不过总算有人将情报带回家了。
“去将季莫琴科部长给我喊来。”沙皇对侍者吩咐到。
最近一段时间沙皇对季莫琴科有意地冷落疏远。
因为他将自己交代的第一件事情给办杂了。
只是一件简单的刺杀事件。结果不仅仅事情没有办成,就连首尾都没有料理干净。
一向关系不错的奥地利甚至为了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了一个东方人向沙俄提出了警告。
这让亚历山大二世的脸面丢尽。本来刺杀这样的事情在欧洲就非常的令人不耻,现在竟然弄得路人皆知。
这让亚历山大二世的脸往那里放,难道让人家说他是“刺客亚历山大”吗?
这次战争得到的情报远比前两次与华夏得到的情报要多的多。
而且现在华夏建国的消息也传到欧洲各国。
王韬摇身一变成为了华夏国驻欧洲的公使,现在华夏还没去能力给每个国家派遣一个公使。只能够沿用原来的方式。
由一个公使来总领一个地区的外交工作。
这次董叔恒还给了王韬一个外交部次长的头衔,这让王韬的分量加重了不少。
他在欧洲各国行走也更加的有底气一些。毕竟有了一个外交大臣的身份。
欧洲各国虽然在英国击败了清廷之后,对华夏的观感不好。但是普遍的观点还是认为华夏是一个大国。
现在华夏又接连打败了沙俄,这让华夏又重新坐稳了大国的位置。
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王韬在欧洲各国的接待规格高了很多。以前很少有王室会直接接见王韬。
现在他却成为了各国王宫的常客。大家都想要跟这位华夏的外教大臣打好关系。
只是付出一点面子而已,对于他们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但是却能够为接下来与华夏的交往埋下伏笔。
能够与一个东方大国,而且是一个面目一新的大国打好关系,这对很多欧洲国家只有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