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继续看下去。 “荆轲刺秦。” 当看到荆轲刺秦这一则故事之时,李兴平稍稍有一些意动。心里面不自然间,却是浮现出一幅场景。 风萧萧,易水边。 好友齐致为荆轲送行。 荆轲自知此去有去无回,但却未退缩一步,反而高歌唱曰:壮士一气兮不复还。 有诗,有历史,有背景,一位顶天立地刺客荆轲的形象完美的表现了出来。 荆轲的名字,也在此时进入了李兴平内心。 当然,风萧萧这一首诗也在历史背景的加入之下,变得猛然沉重了三分。 “新诗体?” 不知道为何,李兴平脑海里又浮现出了新诗体的概念。 如果说此前李兴平完全不愿意接受,那么,现在的李兴平却是有一些犹豫起来。 如此经典,如此人物,身为燕大中文学的李兴平知道,这绝对是传世的名篇。 不论是诗,还是诗中的故事。 而一但传世,那么在这一首诗的影响之下还真可能形成新的一种诗体。 只是,单单仅仅只是一首,李兴平还是有一些不能接受。 一种新的诗体,一种新的新歌流派哪能只有一首诗就能确立? 唐诗宋词元曲哪一个不是有成千上百首的作品,这才形成了一个流派。 李兴平一边看着黄一凡的个人采访,脑海里一边细想。而当看到采访的最后,李兴平呼吁有一些急促。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看到这一首诗,李兴平知道,为什么刚才群里那些家伙说“兮体诗”确立的原因了。(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