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风云开阖-《永徽迷局》


    第(2/3)页

    高敏轻笑着,一副不以为然之态:“区区感染风寒,便可说是证据吗?薛御史怕是太过草率了吧?说不定若是樊宁前一日来,案发的时间也会提前一日也未可知。”

    “染风寒自然谁都会染,可如此巧合地染上风寒,难道不是蹊跷吗?若真的头一日来,又如何完成高主事所说的鬼市众人截杀法门寺和尚之说?”

    堂外百姓开始交头接耳,似乎意见颇不统一。李弘偏头思忖,抬手拍了惊堂木:“带那田老汉上来。”

    田老汉在后堂已听到了薛讷的话,小步匆匆上堂,噗通跪倒,呼天抢地道:“殿下,冤枉呐!那几日老朽着急抄书,过于疲累,加之天气陡然转凉,这才染了风寒。若要因此就被定罪,真是冤枉,冤枉啊!”

    田老汉痛心疾首,连连叩头,求饶不止,围观的百姓们看到这一幕,由不得心生同情,连连指责薛讷信口雌黄,连这么大年纪的老头都要污蔑。

    “你说你是染了风寒,可有郎中给瞧的方子?”李弘问。

    “殿下,老朽只是一介抄书先生,生活窘迫,寻常风寒是瞧不起郎中的啊……”田老汉又叩首道。

    薛讷不由得叹了口气,若此人真是内应,又怎会轻易承认?然而围观百姓听闻此言,皆感同身受,连连点头,望向李弘的眼神,都变得有些疏离,似是怨怪他不知民间疾苦,搞得李弘左右为难,不知当不当再审问下去。

    高敏趁热打铁,又拱手道:“殿下,臣以为,薛县令所说的作案经过耸人听闻,此案根本无需第三方,也不需要大费周章搞什么锡镜之物,皆是由樊宁伙同鬼市那起子无赖共同完成。薛县令杜撰出的所谓贼首,既无物证,又无人证,纯属臆测而已。”

    “高主事说薛某是联想编排,难道高主事不是牵强附会吗?这世上难不成只有樊宁会杀人放火,作案的贼人便不会?高主事说薛某先入为主,以樊宁无罪作为前提,难道高主事不也是先入为主,以樊宁有罪作为前提?何况高主事既然主张樊宁有罪,可能说明樊宁为何要偷她原本就要来取的《推背图》?”薛讷不擅言辞,但为了这案子,再如何也不退缩分毫,与高敏激辩,舌桥不下。

    “杀害十数人,放火焚烧弘文馆,还残害法门寺的大师们,此女之罪行骇人听闻,早已走火入魔,如何能以人伦常理揣测之?听闻鬼市什么样的营生都做,故而臣推断,此女应是将此书偷出,送去鬼市销赃了,甚至连密局阁丞李淳风,可能都已死在了此女手下……”

    “哈哈哈哈哈”,跪在厅堂正中的樊宁忽然大笑起来,好似高敏的话十足可乐,“当日我投案,是因为相信大唐尚有一分王法,没想到皇太子在上,尔等刑部官吏还是如此大放厥词,若非顾及我师父人在朝堂,我定先杀你们几个狗官泄愤!”

    “殿下,你且看此女何等顽劣!竟咆哮公堂,全然不将皇太子放在眼中……”李乾佑气恼不已,煽风点火道,“纵不论此女究竟是否认下别院之罪,今日行径,皆当枭首示众!”

    “‘物不平则鸣’,若此女果真不是嫌犯,难道还不许她发声吗?”薛讷驳斥李乾佑道,“更何况殿下并没有说什么,太常伯这话,真是有些越俎代庖了!”

    “谈案子便罢了,莫要做无端的揣测”,李弘一副不偏不倚之态,提点高敏,“李局丞乃是我大唐朝廷命官,即便如今行踪不明,也不当妄议。”

    高敏含笑,轻描淡写地认罪道:“臣失言,请殿下责罚。”

    “薛卿啊”,李弘笑着出来打圆场,将两方的关注点重新引回,“对于高卿方才的论断,可还有什么话说吗?”

    “自然是有的,殿下,列位,前两日薛某与陶沐查看别院遗留下的物品时,发现遗留有两柄飞刀。”

    薛讷说话间,陶沐端着个木盘走入堂来,盘中放着两柄飞刀,围观的百姓有人识得,高声喊道:“这是射虎刀啊!”

    “不错”,薛讷接口道,“此物为射虎刀,住在山上的百姓多备有此物,以防野兽袭击。樊宁,此物件可是你的?”

    “是”,樊宁回道,“彼时我与那侍卫长交手,他气力很大,我难以抵挡,趁他不注意飞出袖剑,伤在了他的左脸耳根处。”

    陶沐隔着白布拿起那袖剑,展示给众人:“列位请看,这袖剑的锋刃上隐隐发绿,应是淬了一些土毒的,这种土毒染上血必会留疤,是为了让山民警惕曾受过人攻击的猛兽,特意研制的。”

    “臣以为,接下来只消请刑部遍访京城内的胡人居所,询问是否有看到与那守卫长身量相仿,且耳根留有此刀所伤的疤痕之人,便可破案。已有了这般证据,难道还不算明证?”薛讷反问道。

    “薛县令为了查案,如此劳民伤财,真是豁得出去啊”,高敏哼笑一声,“此刀究竟有否伤人,皆凭樊宁一人说了算。若是根本未有此事,只是此女为了拿来脱罪,故意留下此物,又当如何?”

    “高主事是否没有旁的证据来反驳了?竟当堂说这种无稽之谈?”见高敏开始胡搅蛮缠,薛讷只觉好气又好笑。

    “好了,高主事”,李乾佑出声道,“你便把最关键的人证带上来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