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与游戏(下)-《仙路导航》
第(2/3)页
鼓励战士们继续前行。
这首诗出自方志敏狱中“我可爱的中国”,即使我看再多的佛经,为什么也不如这首诗令我更有感触呢?
是的,对于高尚的灵魂而言,肉体的死亡,相对于理想国的实现,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里也体现了识神的尊贵。
为克服死亡恐惧,吾有三大法门。其一:视死为生。我睡着了就是死了,死是我的常态,只当自己已经死了,活死人是无所畏惧的,吾无畏矣!这是一种境界,不是心如死灰。其二:化身静物。将自身视为无生命体,我就是万物,排除自我意识。在无我的境界下,死亡是无视的,无机物无所谓生死。其三:活在当下。还记得我说的当下法门,将死亡的时刻也拉回到当下来,随时与死亡共舞,何惧之有?境界到了,人的一生都是一个当下。
求道是个死亡游戏,先回到生物分子结构,再去到原子层面,最后达到粒子世界本源。
对应的三大法门非同小可,不仅仅是针对死亡,是破除一切心障,面对任何艰难苦厄的超脱之道,是对应无畏的三个境界,是层层递进的。
做到这三点,不是靠想象,是境界。境界达不到,光想象是没用的。就比如一个自私的人,哪怕富得流油,你让他捐10元,他也很心疼。也根本理解不了,为什么会有人,抛家舍业去参加革命。
“活死人”很难做到,那么每临难题,也可以想象,如果我不是我,而是某位贤者,换成是他,比如如果老子是我,他会怎么来处理我面临的麻烦?总之“无我”之后人是可以灵活转化身份的,也可以随时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人的思想会更开放,处世更豁达。
后二种境界,人早早晚晚都会进入的。
古人实行土葬,往往提前给自己备好棺木,或者提前修陵墓,并不全是愚昧之举。如王阳明流放,只当自己已经死了,于石馆中顿悟。还有古时候还有近代,都有很多抬棺大战的主将,置之死地而后生,大都取得了超常的战绩。
心死而神活,将欲望变为可控,人的精神才能得到解放。当确知自身不死不灭,才会获得完全的完成感,安全感,摆脱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行为,随时随地掌控一切已知因素和未知变数,理想与现实一体无碍,生命充实而饱满,活的更有意义。
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活着。
好死不如赖活,那是没有看破死亡的真相。
还记得上帝造人第一条法则么?是非判断。
是的,人类大脑的神经元通过是是非非形成思想,发展出碳基文明(建立在碳化合物基础上),是自然界最高的进化产物。但是现在科技文明,飞速发展,世界正在进化出一个新的竞争者,电脑的晶体管电路通过1100形成计算力,产生出硅基文明(建立在硅化合物基础上),机器人的能力就不用多说了,无论哪一方面,都全面吊打人类,已经在逐渐取代人的地位了。
进化之路上的顶级竞争正在悄然展开。
硅基文明的进化速度是惊人的,按照摩尔定律不断地翻倍,在短短几十年里,微晶体管的集成度,就超过了几万年间形成的人脑神经元的密度,但最近这一定律开始失效,你知道意味着什么?
“硅基生命的硬件已经接近成熟了”。
万事俱备,只欠一点:自我意识。而这一点并不难,当初人类不就是在伊甸园偷吃了个苹果就开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