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幕 乙酰苯胺-《美国大富翁》


    第(2/3)页

    这就让他们异常关注了。

    他们在得到消息的之初,是想要看看到底是谁如此大胆的想要挑战船长。

    要知道,之前挑战他的人,不是已经落魄地去流浪,就是已经连尸体都找不到了。

    但是,让他们诧异的是,范德比尔特的攻击并没有来。

    反倒是让他们见识了一个奇迹,一条三个月从新英格兰贯通到南方前线的奇迹。

    最先动起来的,是股票投机者,随后而动的是其它铁路公司的老板,再次而动的则是图书出版商。

    因为,五月花上的新教徒信奉的理念是人人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解读圣经。而不是从牧师神父那里,获得他们的解释。

    而想要自己阅读圣经,首先需要做到的事情,就是认识单词。

    而认识了足够多的单词后,能够进行阅读的就不仅仅只有圣经了。

    因此,美国虽然是一个较为后发的工业国。

    但是,在它的核心工业地区,这里的识字率,与工业最发达的英国相比,都要更高一些。

    无论是知识的传承,还是消遣解闷,甚至就连日常的工作中,都需要大量的文字才能阐述清楚问题,让事情好做。

    久而久之,在这之上,就诞生了专门服务于阅读者的企业。

    其中,一部分信奉的是将最新的消息,传播到其它的人那里。

    这就是新闻。

    另外一部分,信奉的则是用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加深入的写作,最终出品的是图书书籍。

    而这两种,一种是新闻写作,另外一种是非虚构写作。

    而克莱登报业集团,在最近引爆的领域,则是虚构写作,也就是——小说写作。

    在美国报业集团,推出故事咋是三巨头之前,小说写作虽然一直都有。

    但是,最好的时候,也只是在报纸上开一个专栏而已。

    因为,行业的从业者,认为人们关注的是事实,而并非故事。

    因为,相比于小说,想要看故事,为什么不去看歌剧,为什么不去看话剧呢?

    它们的体验,岂不是更好?

    而新闻除了报纸能够提供外,还有什么可以替代么?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

    市民阶层虽然在崛起,但是他们却并不是能够阔绰到每周都能去听一次歌剧。

    就算是他们能够一天听一次,又怎么有那么多新剧给他们听呢?

    小说的确是话剧、歌剧的替代品。

    但却足够的廉价,不光是传播的成本廉价,就连创作的成本也同样廉价。

    歌剧和话剧,需要曲作家、剧作家、演员、演奏者的倾力协作。

    在没有电力扩音设备的年代,又要用精巧的建筑学,构建出一个精妙的声学传播结构。

    这样高昂的成本,怎么能够让戏剧和歌剧普及呢?

    小说则不同,一个人一沓纸一支笔,就可以进行创作了。

    哪怕是变成印刷品,成本也要比排练和盖剧院要来的低得多的多。

    这也是美国报业集团的小说杂志能够广泛传播的原因。

    之前的人都是傻子么?

    看不到么?

    看的到,也不傻。

    但是,底层想要去做的时候,缺乏资源。

    而顶层又不见得想要去做。

    既然现在赚的钱又不少,为什么要去做新的事情呢?

    绝大部分人,哪怕是那些成功的人,也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有惰性。

    只有当他们觉得一件事情,没有任何风险的时候,才会去做。

    而什么事情没有风险呢?

    就是模仿。

    如今,除了三本最优秀的小说杂志。

    美国的南方和北方,已经有超过三十种小说杂志了。

    虽然,包括三巨头在内,也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发行。

    但是,也显现出了一片繁荣景象。

    特别,是在这个战争的年代。

    军旅文,以士兵和将领为主角的小说开始流行了起来。

    当然了,南方的杂志里,是南方取得了胜利。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扬基佬。

    而在北方的故事里,则是智慧英勇的北方人,战胜了南方人,解放了黑人的奴隶,让他们获得了自由。

    当然了,这一切与爱尔兰籍的托尔没有什么关系。

    托尔现在只是为了自己的全身,哪里都不再疼痛了而兴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