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除旱焦侥国-《山海神游录》


    第(2/3)页

    族长点头赞许:“嗯,居功而不自傲,好!”

    这时,修从旁插话问道:“敢问族长,贵国这干旱之情可是时常有之?”

    族长叹了口气,道:“我们这里土壤肥沃,雨水充沛,非常适合耕种,自三百多年前定居此地以来,从未出现过旱情。今年却不知为何,连续三十日滴水未降,我们每晚从水井中挑水灌溉以保禾苗。我国中之水井乃当年共工所开,可不知为何此次大旱竟连这些水井也逐个枯竭,再过几日,莫说灌溉,我们国人的饮水都要断了!”

    修沉思半晌,起身向族长抱拳道:“族长,我可助贵国解此大旱!”

    族长挺直了腰,喜道:“贵客有降雨之法?”

    修道:“降雨我是不会,但是我有引水之法。”

    族长起身抓住修的双手,激动不已:“这个使得,这个使得,若贵客能解我大旱,我焦侥国人必倾国以谢贵客!”

    修道:“谢什么的就不必了,举手之劳而已,我叫修,您直呼我名字即可,不用贵客贵客的称呼。”

    族长道:“好!好!只是不知修公子如何引水?”

    修道:“族长有所不知,降雨之水,汇入江河者不过半数,另有半数则流入地下藏于地底深处,常人难以发现,所以取用甚少。我东海之人却有寻水之法,不论何时何地,都能寻到。”

    巴务相一拍巴掌:“哎呀!难怪大哥一路上总能找到水!”

    修笑道:“正是!”

    族长听了巴务相的话,知道修所言非虚,当即传令命国人于城门集结,他亲自率领随修出城寻找水源。

    修出了城却不去寻水,而是径直向稻田走去,一直走到稻田的中心才停下,对众人说道:“到了,就在此处。”巴务相和焦侥国人都大惑不解,随行的焦侥国人道:“修公子,这里是最为干旱之处,若是有水,我等不可能不知。”

    修笑道:“由此处引水,可最快灌溉所有稻田,请诸位后退至百步之外,不然待会水来淋湿了衣裳就不好了。”焦侥国人将信将疑,倒是巴务相信心十足,第一个往后退去,边退边招呼焦侥国人一起。焦侥国人向族长请示,族长点了点头,他们便也跟着巴务相后退散开。

    修待众人退开至百步之外后,聚力于右拳向地下猛击,这一拳威力无俦,犹如旱地上打了一个大雷,震的远处的焦侥国人头晕目眩站立不稳,田里的泥土也被轰起了十几丈高,哗啦哗啦向四面飞去,震动过后,地上出现了一个直径丈余,深不见底的大洞。

    修双手上下一分,右手下垂掌心对地,掌心中现出巽卦,左手高举掌心向天,掌心中现出坎卦,卦成后,右手同时向右往上划半圆至胸前,修左手向左往下划半圆至胸前,双掌于胸前相合,内巽外坎合为井卦!

    接着,从修的身体中渗出了许多的水珠,渗出的速度越来越快,不一会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水球,把修包在了里面。突然,修双目睁开,大喝一声:“去!”

    随着修的喝声,水球离开修的身体,变成一道水柱直冲天际,在半空水柱停住开始变化,最后变成了一条百丈长的水龙!焦侥国人见修使出如此神通齐声喝彩,唯独族长神色大变。

    水龙开始在天空盘旋,似乎在寻找什么,约莫一顿饭的功夫后,水龙停在了大洞的上空,头朝着洞口直冲了下来,伴随着焦侥国人的惊叫声,水龙径直冲进了大洞。

    一刻后,众人脚下的土地开始震动,隐约听到从地下传来汩汩的流水声,正在焦侥国人议论之时,一道强劲的水柱从大洞里喷涌而出,这个大洞竟变成了一口大井!修喊道:“这就是自地下引来之水,诸位可以此灌溉稻田,当可度过此次大旱。”焦侥国人齐声欢呼,争先恐后的冲向喷泉接水而饮,数月来的焦虑一扫而空。

    正在众人围着喷泉欢庆之时,突然有人惊声大叫:“哎呀!你们看,这是什么怪物?!”

    修抢上前去一看,原来是那井从地下喷出了几条长着彘毛的鲋鱼,这鱼被冲到田里便张口吸水,眨眼之间就将周围的水吸了个干净,吸不到水的鱼便发出如小猪一般的叫声。

    修大惊,道:“这是鸡山的鱄(注:音团)鱼!怎会在此出现?”巴务相也上前看到了这怪鱼,他听修之言似乎知道怪鱼的来历,便向他请教。

    修道:“此鱼名为鱄鱼,以水为食。古时黄帝讨伐蚩尤,令女妭下地助战,这鱼便是女妭带来之物,女妭留于下地后,这鱄鱼便也跟着留了下来。但是这鱼所到之处,将当地之水尽数饮净,以致各地大旱,后来共工便将它们禁于黑水之源的鸡山。”

    巴务相皱眉问道:“那它们怎会在此出现?”

    修摇了摇头:“我也觉得奇怪,想来城内共工开凿之水井枯竭,必定也是这些鱄鱼所致。只是这鱄鱼又不会飞,怎能离开鸡山?”

    族长过来听了二人的对话,插道:“修公子,眼下这些鱄鱼该如何对付?有它们在,引来多少水都会被吸完呀!”

    修点了点头:“族长不用担心,我有除害之法,请问国中可有丹雘?”

    族长点头道:“有的,只是这涂料要来何用?”原来这丹雘是从一些山上的岩石中提炼出的红色涂料,使用极是普遍。

    修道:“这鱄鱼对红色极为痴迷,若是在井中倒入少许丹雘,它们必循迹而至,族长可派人守在井口逐一捕杀,我料不出一晚,就可全灭。”

    族长大喜,吩咐留下数十个焦侥国武士依修所言,尽速捕杀鱄鱼。布置妥当后,族长对修和巴务相躬身施礼,道:“请二位恩人随老朽回城,老朽要设国宴以答谢二位的大恩。”二人赶忙还礼,连说不敢。

    回到城内,焦侥国人夹道欢迎,族长举办了盛大的国宴款待二人,族长下令举国同庆,焦侥国内一片欢声笑语,直至次日子时。

    国宴散后,族长派人送巴务相回去休息,却将修请至了共工殿内。族长屏退左右,请修坐上座,修再三推辞,族长坚持如此,他不好拂逆族长的美意,只得落了座,族长待修坐下,立即起身向他跪拜。修慌忙起身去搀扶族长,族长不肯起身,道:“公子请坐,令尊与公子两次救我国于倾危之际,我等无以为报,务请受老朽三拜!”

    修听了族长之言,顿时愣住,好半晌才结结巴巴开口:“族……族长……怎……怎知……家……家父?”

    族长道:“不瞒公子,当年共工大神为我族建城之时,我正二十岁,因此得以目睹水神之姿。今日公子施展神通开井之法与当日共工大神一般无二,公子又说自己来自东海,我便断定公子定是共工大神之子!”

    修一屁股坐下,仰天叹道:“唉!兄长对我再三叮嘱,叫我一路小心谨慎,隐匿行踪,我偏就做不到。”

    族长叩首道:“上善若水,公子承上善之德,凡事以苍生为先,实乃九州颛民之福!”

    修将族长扶回座位,道:“族长谬赞了,还请族长不要告诉他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