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卫羿抗命-《盛世重生之苓娘传》


    第(2/3)页

    黄斗道:“禀都尉,探子数月前传回的消息是说有两万人。”

    朱谦潮道:“不过区区两万人罢了。他竟敢只分兵一万来打我大丹,也是正好!正好我朝将此万人灭了,明年开春,再灭新罗便是。我方已失了辽城州,不能再失哥勿州,阿羿,既然殷将军令我等速速赶往哥勿州,我等便速速赶去罢!将新罗军堵在腹地灭了,也就不必再考虑他将在何处渡河。”

    “若是我等不能全歼此万人,又如何。若是他兵马不止两万,又如何。”卫羿看了一眼朱谦潮,冷声道:“殷林力此人心中是怠慢了。拿下一个辽城州,新罗人所得已经尽够,他何必再去哥勿州?”

    “你认为他是虚晃一枪,等我等都赶往哥勿,他就能熙熙然带着大队人马越河班师回国?”

    朱谦潮心存惊疑,但还是摇了摇头道:“我等才刚回到此地,信息闭塞,怎能知战况如何。忠武将军麾下兵马一直在对新罗人围追堵截,手上又有大量哨探,比我等清楚新罗人的动向。”

    卫羿平静地道:“我等不往哥勿州,留守江岸。”

    “果毅都尉,你此是要抗命!”朱谦潮怒道:“临阵最忌不听将令,即便是忠武将军指挥错误,如今是战时,我等在忠武将军麾下听令,便应当遵他指使才是。更何况,忠武将军有极大的可能并未出错。”

    卫羿不为所动,说:“若他错了,便是放虎归山。”他直视朱谦潮,冷声道:“我等乃是押运粮草之队伍,并非殷林力麾下。我乃队伍长官。你如今归于我麾下指使,听令便是。”

    朱谦潮无可奈何,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卫羿的营帐。

    黄斗、卫旺等数名卫羿的心腹将领互相交换了一下视线。他们自然是听从卫羿的号令的,他们都已经作好准备了,若是朱谦潮要带着自己的八百海军脱队往哥勿州去,他们绝不会坐视不理。

    黄斗细细看了一阵地图,道:“都尉,从辽城州往哥勿州,到中途就有两条路,东侧的路是要从一处山隘经过,险峻难行,但是路途最近。或是从西侧路走,那处一路平坦,就要过河。若是新罗军一路将忠武将军的兵马甩在身后,并非当真想要去去哥勿州,定然是在中途改换道路,瞒天过海。”

    又有个名叫郑京的道:“如今我们江边都已经大雪不断,将要封冻,辽城州以北情形定然更糟。新罗人怎会还往哥勿州走。若是他在大丹停留,只有死路一条。——都尉,战报里提到,新罗人的将领是朴南明、朴解摩,朴南明是新罗王族中有载的子弟,那断臂的朴解摩又是何许人也?这回新罗人的反应如此利索,属下恐怕,叛逃者诸狗贼亦身在其中!都尉当时一刀掷伤诸狗贼,我等是不清楚他伤在何处,但说不定就是朴解摩此人。”

    卫旺说道:“要知道是不是那狗贼也简单,我等在金陵数年,见过那狗贼的兄弟不少。只要有一个能看见狗贼一眼,就能认出来。说实在的,那狗贼是长得少有的俊,当初可是迷死了金陵的女郎。”

    “你说的倒简单,谁去看?”

    “单枪匹马去新罗人阵前,你是怕死得太晚了罢。”

    “就是这个理儿。”

    “阿旺愚蠢!”

    卫羿麾下这些将领都是打闹惯了的,虽然情况不乐观,照样还能互相调侃一顿,哈哈大笑。

    卫羿据在案后,也不理会他们打闹,只道:“黄斗,将我等的看法整理一二,放飞一头信鸽,给忠武将军处送一封信。郑京,你点三百人,五人一组,趁河道还未全数冻上,往上下游巡视。”

    一众将领连忙应了,分头行事不提。

    ……

    久经训练的信鸽是很可靠的,卫羿这方的信半日内送到了殷林力等人手上。

    殷林力才又派出了手上的三千兵马,他麾下拢共剩下的一万五千人,他已经派出了一万两千,拼命急行军,缀在新罗人后头,想要在新罗人到达哥勿州之前将之截住。

    殷林力大怒道:“如今是什么情形,他卫羿还敢抗命?!若是我这方围剿不利,我定然要向弼公上书,严惩于他!莫要以为出身卫氏嫡系,就能为所欲为!”

    “将军,如今他还远在鸭绿水岸边,怕是也指望不上。我等还是先剿灭了新罗人,回头再来料理他便是。”众将纷纷如此说。

    ……

    十一月七日,大郎有要事回金陵,华苓和七娘正好能跟着他,也走了一趟。

    十一月十日钟表作坊的第一批钟就会在金陵上市,在这之前一日,晏河广发请帖,在装潢完毕的钟表店办了一个座钟展示会。

    华苓设计的铜座钟比漏刻轻省几十倍,又不必时时添水,很是方便。工匠们给座钟芯子精心打造了雕刻花鸟鱼虫等形象的外壳之后,这些个散发着精巧、华丽味道的钟一出现在金陵人面前,很快就征服了金陵人的审美观。

    罗定作为钟表作坊的大掌事,这回是亲自出来介绍产品,舌灿莲花,直将一个铜壳子的钟吹得天上有,地下无。不断地有宾客开口询问价格,想要立即就把一座钟搬回家的人当真不少。

    钟表铺子后面连着个大院子,开辟成了贵客接待区。

    华苓和七娘是坐着马车来的,从后门进了钟表铺子,到处打量了一下,这院子就连桌椅摆设的细节都颇为精致,作为一个做买卖的地方,已经很不错了。

    铺子里设的女婢将华苓引到了正厅,晏河带着赵戈等在这里,慢悠悠地品着茶。赵戈的表情看着很委屈,看见华苓,这孩子还是挺高兴的,但是不敢走上来了。

    几人互相见过了礼,侍婢来请七娘去欣赏铺子里的钟,七娘看了看华苓,微微一笑,跟着去了。

    “这是怎么了?”华苓坐下来,笑着朝赵戈道:“赵戈,怎么一副不高兴的表情。”

    赵戈扁了扁嘴,说:“戈要跟着娘。”

    华苓看钱涟。

    “想让你带着他一阵。”晏河道。

    “多久?”华苓问。又朝赵戈招手道:“赵戈来。”赵戈见母亲推了推他,便还是走到华苓身边,委委屈屈地撅着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