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9章剃头匠-《风水鬼谈》
第(2/3)页
离开这与我格格不入的小公园后我打车去了松木,毕竟我这头确实该剃剃了,之前罗婶让我去剪头,可碍于雷六的事儿我也没顾得上。
其实剃头也是一个讲究的事儿,古时候的理师在平常人口中叫做镊工,而在行当里则是被称为剃头匠。这玩意儿自古以来就是有专门的官职,一个叫做礼官,另一个叫髡刑官。
礼官主要就是给皇上大臣之类的剃个头搞个杀马特啥的,髡刑官就是断为邢的刽子手,所谓身体肤受之父母,剃头也是有规矩的,这一脉里的牛逼人物能观断事,能知道你身上有什么毛病,也可以知道你什么时候要倒霉,虽然不是什么名门主流,但也绝不能小觑。
有一年,清朝的雍正皇帝头上长疮,梳辫子时不好受,他怀疑是梳头太监搞的鬼,一连杀了好几个太监。
当时有位姓罗的道士住在北京白云观中,他同情那些无辜的被杀者,便想办法制做了剃头刀、刮脸刀和梳辫子用的拢子、篦子之类的理工具,并研究出按、捶、拿等一套理的操作方法,教给梳头太监学用。
太监用这些工具和方法给雍正皇帝剃头、梳辫子,雍正皇帝感到很舒服。问来由,太监们上奏是罗道士传授的。
雍正便赐罗道士以“半朝銮驾小执事”称号。罗道士于是成了理匠的祖师爷,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有祖师爷是一点儿没错。
他死后被葬在白云观里,即如今的“罗公塔”。雍正封他为“淡守一真人”。早年理店里供奉的祖师爷,便是这位罗道士。
当然,这个故事不是师傅讲的,而是罗婶。应该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罗婶也姓罗,以前还总说她就是那罗道士的后人。
但我完全当她扯淡,人家淡守一真人远在北京,你这松木的后人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也就讲个故事的功夫,出租车已经开到了罗婶的店门口。
罗婶本名叫做罗淑芬,丈夫去世好几年了,一人带着女儿生活。松木镇以前叫做松木庄,后来上面一声令下才叫做松木镇的。罗婶年轻的时候号称“盖通庄”,意思就是她的美貌程度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是个大拇指。
“罗婶!我来了!”从边上的水果店买了两斤苹果后我进到店堂里喊道。
“哦,生子来啦,等会儿。”罗婶悠悠回了一句,声音很是虚弱。
没多久罗婶就从后院儿走了出来,那样子很是憔悴,脸上一点血色都没有。
“你说你,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老狗收你多少钱一斤?”她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道。
嗯?这大冬天的她擦什么汗?难道很热?
老狗本名叫做勾胆,在镇上被老一辈的人喊了半辈子的狗蛋,现在老一辈的死得差不多了,平辈的就管他叫老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