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趣味历史-《文科大唐》
第(2/3)页
“那应该如何编纂有趣味的史书?”令狐德棻问。
时不凡先说:“其实我认为我们既然要让百姓主动去看,那我们不如应该主动顺应万民的需求。我们必须要先弄清楚,百姓想要什么,不同的人想要什么东西,这样我们对症下药才是真正的根本。比如说有些百姓年幼之时也许会有指挥千军万马的想法,他们希望能够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挥斥方遒,这样他们必然对于古代名将都有非常巨大的兴趣。那我们不如迎合他们的兴趣,然后编纂一本我们华夏历代名将的册子。”
“至于说喜欢文官的,可以编纂一本名相的册子。同理,别的有很多,包括各种需求。而不是统一的把一本书里面编纂太多东西。喜欢古代官职变迁的,可以进行专门的编纂。甚至喜欢了解古代有什么著名的明家,包括鲁班,甚至包括后来的蔡伦等等,都可以以他们所的创新格物为基础,编入一本格物史,你们以为如何?”
“甚至我们还可以作为一个综合排名,从我们华夏有史以来,对于我们华夏历史进程有着突出贡献之人。选出一百个,不局限于君王和臣子将领,总之对于我们华夏历史进程有着突出贡献之人,那也都可以编纂进来做一个大概的排名,让真正的获得百姓了解这些人有何功绩。并非是单纯的在史书里面编写一个传记,这样谁知道他们是哪根葱啊?”
时不凡这个说法,立马让大家也都纷纷议论了起来。时不凡这个方法,其实也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一个提高历史趣味性的方法。比如说很多男人年幼的时候都有指挥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挥斥方遒的想法,那自然会非常喜欢那些名将的历史。既然他们有这个需求,那干脆也就把那些名将的历史都专门拿出一些名将作为编写,这样让他们去看到这个名将的历史之后可以去针对学习。甚至别的文官宰相,甚至包括各种明家,各种身份的人都可以酌情考虑写进去。
还有一个方法,那也就是对这些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做出一个排名。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多都有的一种“评选”,后世有一本书叫做《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oo个人》,在后世是一个畅销书。这里面列出了关于对于人类历史进程贡献的排名,包括了中国人。不过这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居然包括了隋文帝,而没有唐太宗李世民。当然,其实在制度建设隋文帝其实比起李世民更有创新,李世民只是沿用了隋文帝的制度然后挥到了顶峰而已。包括隋文帝时期开始创的科举制,这个倒是真正的影响了整个人类的历史进程。虽然刚开始的科举制不算完美,甚至漏洞颇多,可是并不能因此否认他这个创者。任何东西都是从创时候不完美,然后才真正改变。甚至外国人对于科举制也都大加赞扬,被称之为“第五大明”,甚至是影响力一点不亚于那四大明。
这样的方法其实是为了迎合那些读者的需要,迎合读者的需要可以去让他们去研读这个史书里面是否有自己想要的。不同身份的人,是不同需求的阅读需求。哪怕是史书,也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分,根据不同爱好者去阅读不同的人。而不是强行灌输,把一个史书编纂成为各种书籍,而不去进行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划分,这样肯定会让读者非常不满。你一群文官武将帝王将相的大杂烩进入一本书里。这样看起来虽然庞大,可是其实大而不精。
大而不精是很多事情的问题根源,因为看起来庞大,可是没有一个真正的专精。那些有需求的人很难从这里找到合适的东西,如此庞大的东西,最后却没有一个是真正的精通的,那其实不如根据读者的需求进行分类,包括网络小说不也是分了玄幻都市历史科幻吗?
“这个方法……”令狐德棻不知道如何形容。
在场很多人也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这个方法,时不凡这个方法其实也就是根据行业来进行划分,根据不同行业的贡献。包括武将,文官等等,甚至包括各种工匠也都被写入了史书里面。这样的分门别类的编纂,迎合了很多不同出身不同职业需求的人的需求。甚至迎合了很多百姓从小的梦想,还有那个编纂影响华夏历史进程的的人的排名评选,这样可是要真正的打破头了。因为这个影响华夏历史进程的人物评选,这样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
这种一百个人的评选,其实甚至后来都是非常流行的。什么建国有贡献的一百个人评选,还有那些什么建国后建设祖国有贡献的一百个人等等。这个可是一个重要的评选,足以让很多人也都打破头了。因为这个很多都是自己的祖先,谁也不希望自己被祖先被别人压了一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