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舆论压力-《文科大唐》
第(2/3)页
时不凡直接让这些文人去创作这些剧本,这样的剧本时不凡相信是非常的能引起别人的共鸣的。因为这样的剧本是非常的接地气飞,能让百姓感受到非常重要的东西。在这个古代,各种法律和各种制度完全都是为了强权而服务的,普通百信的利益经常收到了侵犯。包括自己的婚姻,哪怕有些时候和自己喜欢的对象有了感情,可是却因为各种因素而不得不分离。
虽然很多人以为唐朝的人可以自己选择婚事,其实并非是如此,唐朝的父母之命可是拥有绝对的权力的。所谓能自己决定婚事,那是建立在已经成年,也就是男性为二十岁以上,女人十五岁以上的。
不过,像是很多人早在成年之前都会被订婚的,尤其是那些稍微有些身份的人,都会在自己孩子十五岁之前都给订婚了,这样事实上这个规定也都是被束之高阁。时不凡作为法学学者,他非常清楚这种钻空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做法。
法律制定是一回事,可是能否得到有效执行,那也是另一回事。所以研究历史的时候,绝对不能够光看那些法律条文就想当然了,事实上更多还要看那些法律能否被有效执行,一个无法执行的法律,那还不如不去制定,反而容易迷惑后人呢!
“这次皇帝你可是要倒霉了,百姓虽然平日里面没有什么办法,可是对于这种事情还是非常反感的。百姓的各种权益在古代非常收到侵犯,很多时候连自己的婚事也都无法真正自己做主。甚至已经海誓山盟的男女,最后却因为某些强权人物的逼迫,不得不拆散了。而百姓对于这种事情也是非常厌恶的,虽然你可以通过强权压迫他们,可是并不能因此阻断了他们的传播。”
时不凡非常明白为什么关于什么白蛇传,还有什么梁祝,或者是经过了后世改版的那个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本来唐朝时期的董永故事是戏剧,可是却没有能咋人们心中留下太多印象。而被一些人故意的艺术加工之后,反而变成了悲剧,这样反而变得脍炙人口起来。
喜剧不容易引起共鸣,因为喜剧是很难引起底层百姓共鸣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尤其是在家庭这种婚姻方面,是最引人关注的,因为婚姻代表了人类非常崇高的一种感情,这个也是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动物只懂得交.配,而人类有感情。至于古代的人,因为生存压力,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
虽然时不凡听说过一个话,说什么物质文明得到了满足,才会去寻求精神文明。不过事实上时不凡这话对也不对,因为物质文明没有达到,那寻求精神文明自然是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并非是代表人们没有这个想法。虽然很多时候百姓也都比较贫困,可是并不代表他们彻底没有精神文明的需求。
而这种说书画本,是古代能满足低层次百姓的精神文明的需求的东西,因为成本低并且传播容易,以古代百姓的文化程度肯定无法了解诗词什么的,更是无法理解高雅的艺术。时不凡利用这种话本来宣传,有助于自己可以去让百姓引起轰动。甚至这个关于爱卿悲剧的做法,更是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悲剧往往比起喜剧更容易流传,更容易被记住。尤其是爱情悲剧,在中国很多传说里面也都是有这种情况生,所以时不凡也就是要编段子编写具备来把这个“昏君”给黑出翔。
虽然古代都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可是这个完全是狗屁。为了衣服断手足的事情反而多过为了手足脱衣服的人。
当那些媒体的人走了之后,秦嘉瑞非常担心的问时不凡:“夫君,这个真的没有问题吗?你这么做,那不是在故意煽动百姓对于皇帝不满?这样甚至是逼迫皇帝对你下手?”
“嘉瑞,不用担心,我没有指名道姓的说是哪位皇帝。我至少在进行讲故事,可是如果某些朝廷里面的人嘴巴不严实,把这个事情泄露了出去,那跟我没有关系啊!我一旦先进行了预热,那这个消息到来了之后,那就好比是一滴水掉进了油锅里面,不但不会冷下来,反而会非常的沸腾剧烈。”
不过秦嘉瑞还是说:“你这么做,不怕皇帝恨死你吗?何况,皇帝手里的大权,如果他真的要直接下令废了所谓的婚约,那最后肯定是可以的。按照你所说的,皇帝可是掌握了立法权,他如果真的豁出脸皮去下令废除,你也没有办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