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火药兵器-《文科大唐》
第(2/3)页
所以说远程武器的威力,那可是决定了很大程度上的大唐士兵的作战能力。可是弓弩的缺点也就是太费力,一个士兵连续射十个箭矢,手臂都会酸软。而想要射二十个箭矢,那手臂肯定会无法继续射击了。
当然,也许有一些大力士,可是绝对不能把这些大力士都当做了全军都能拥有的。这种大力士并不多,在战场上用处不大。战争考验的是整体作战,可不是像是某些小说里面,武将单挑其中一方输了军队也都跟着溃败。任何时代的军队作战考验的都是最基层最普通军队的作战能力,不是什么个人武力和单个兵器的威力。
如果能把这个弓弩换成火器,先训练时间也都容易很多。弓弩也需要训练一年,最少也要半年才能上战场。可是火器只要一两个月,那这样时间缩短了三倍甚至更多很多。训练周期短,意味着能够挥更多的战争潜力。一个国家的作战能力,并不是全看他的经济实力的,还要看他能把多少优势投入到作战之上。训练周期简短,代表战争潜力会骤然增加很多,别的国家训练比你多花几倍时间,那你这样打败敌人概率大增。
“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的武器,希望能尽快弄出来?”李世民说。
时不凡当然非常清楚这个火器的展历程,火枪其实在一定时间之内差点被弓弩所淘汰。很多人误以为西方重视火器,其实并非是如此。火绳枪曾经差点在西方被淘汰了,因为火绳枪的射击度未必比得上弓箭,威力也都未必比得上。可是他之所以能生存下来,那是因为成本问题。一个弓弩手想要成军必须啊哟经过半年以上的训练,可是火枪却可以一两个月之内就可以成军了。
至于火器花费,同样也比弓弩要低。一颗子弹的花费比起一根箭矢成本低了至少十倍,所以刚开始的火器其实甚至还比不上弓弩,射程威力等等都比不上,甚至差点被淘汰。可是火器有着一个巨大的优点,那也就是费效比很高。花费更少的投入,可以获得更高的战斗力。战争不但要依靠高科技武器,同样也要看费效比。火枪也就是以靠着费效比才生存了下来,而历史也都证明火器的展潜力远比弓弩要强大很多。
“皇上,要说这个火器弄出来,我认为其实并不难。先要想办法弄出优质的钢铁,而只有大量并且优质钢铁,那才能大量制造这个火枪,保证在火药爆炸时候不会炸膛,反而伤害到了自己的士兵。另一方火器设计,也都可以考虑必须要优秀的设计方案,这样保证士兵使用安心。”
“所以我认为可以把这个优质钢铁的冶炼,还以偶火器设计,都纳入工部的专利保护之内。如果能想办法研出来足够优质的钢铁冶炼方法,并且能想出足够优秀的火器设计方案,一旦被朝廷采用,朝廷将会支付相应的专利费。具体如何,到时候可以具体协商,不过朝廷可以承认相关的专利。”
“甚至可以成立一支部队,专门研究,实验,使用这个火器,进行一次探讨。保证能使用、生产、研为一体,这样对于初期有好处。”
时不凡提议是建立一个实验性的部队,这种坠其实很多国家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任何一种武器和战术,都不可能拍脑袋直接向全军推广,必须要有一支部队进行试验,现优点和缺点,然后进行整改之后才进行推广。武器推广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是说全军推广也就可以的。也都必须要谨慎,成立一个实验性质的部队,这样对于新武器新战术甚至新科技的研究,都是有着巨大的帮助的。
“成立新的部队,制造研究使用一起?嗯,初期也就是如此了。那设立一个团好了,直接属于朕亲自指挥。”李世民说。
时不凡主动介绍:“皇上,臣建议可以拟命名为神机营,编制大概为三百人的作战人员,而别的研制造火器的二百人左右。并且设立神机营校尉一名,为七品官。而关于生产研和相关的事务,可以谁一名事务官来负责,负责各种火器技术方面的事务。这个可以暂且称之为总工程师,主要负责相应的火器事务。这个按照七品事务官对待,不过日常时候还是以神机营校尉为主。这个神机营总工程师是事务官,绝大部分不会参与官职调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