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为官之道-《文科大唐》


    第(2/3)页

    “先官既然是公众之长,那要承担起领袖公众之职责。如何为官,自古以都有很多人都有不同的说法。你们说我大唐官员的职责是什么?”时不凡问。

    李义府主动回答:“劝课农桑,教化百姓,理清刑狱,保一方平安!”

    这个李义府的父亲是县丞,是一个县官,自然明白这些东西了。

    “那你们打算怎么做?如何做到这几个职责?”时不凡接着问。

    李义府好像也都不甜明白,然后说:“劝课农桑理应亲耕。”

    时不凡却不屑的回答:“你那是作秀!”

    汝南公主脸色一黑,因为唐朝皇帝每年都有亲耕大典。很多古代皇帝都会在每年开春的时候进行亲耕,而皇后也要亲自负责桑蚕的事情。当然这个名义上是为了带动百姓农桑,促进百姓种田的积极性。

    可是时不凡对此也就批了一句“作息”。别看这个皇帝所谓的亲耕大典是看起来盛大,其实狗屁不通。因为以古代百姓的文化程度,以古代百姓的认知能力,和消息传播能力,根本不知道皇帝“亲耕”这回事。参加皇帝亲耕典礼的,也都是朝廷官员贵族和一些官员命妇,这种事情不是在作秀是什么?

    恐怕天下的底层百姓,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知道皇帝亲耕这回事,这样皇帝亲耕有什么用?不就是作秀!作秀给谁看?不是给百姓看的,是给历史看的,是糊弄后人的。时不凡在这里把很多古代皇帝都给“黑"了一次,因为这种亲耕就是一次作秀活动,古代百姓根部不会知道的,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相反,在后世,有几个官员会去玩什么亲耕?在后世,别说中国国家元,哪怕一个乡镇干部,都没有几个会去亲耕。

    可是干部不去亲耕,反而粮食却总体趋势是在增产。而古代一层层官员都玩什么“亲耕”,结果最后百姓生活还是那个样子,没有什么进步。甚至稍微有些天灾**百姓都受不了,可想而知亲耕不过是一个作秀罢了,还不如后世的官员不去亲耕作秀呢!

    “古代官员,作秀的多,做实事的少啊!”时不凡心里吐槽。

    这帮唐朝官员,普遍的存在各种懒政的情况,至少相对后世官员简直是懒政懒透了。时不凡非常清楚,这种古代的执政思路。这个古代的执政思路是一种单纯彻底为了统治而执政的死路,他们执政的目的是为了统治,并非是为了百姓谋福。那些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谋福的官员,其实不过是为了方便统治和为了作秀而已。

    在这种为了统治而执政的方式之下,必然会存在一种思维。那也就是多做多措,少做少错,不做不错。这种思维甚至蔓延到了后世,不过古代更明显无数倍。这些古代官员都是崇尚一种“无为而治”的思维。这个无为而治的思维在中国古代有很鼎盛的想法,甚至是在后世也都有不少人提倡。

    很多人用古代来举例子,说古代无为而治奠定了不少盛世。可是时不凡却很容易现,在所谓采用无为而治的情况之下,其实主要都是开国初期。从两汉,到盛唐,都是开国初期时候,采用了轻薄税赋的手段来进行给百姓自己自主恢复生产。

    这种无为而治是建立在自耕农占据了天下人口比例绝大部分,而百姓有了足够土地,天下农业人口占据了绝大部分,甚至自耕农占据了绝大部分,这样自耕农为了自己的利益,自然会主动去做事,主动的去耕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