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商品经济-《文科大唐》
第(2/3)页
“哪怕江南豪族想要囤积,他们获得的收益和各种政治利益绝对不会太大,甚至风险更大。至于天灾,洪水旱涝灾害的时候,那些负责生产粮食的江南豪族他们必然要考虑重新改善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道路等等设施。如果不主动去改善,那明天同样会遭到水灾旱灾,他们又能如何?难道继续囤积?我想他们脑子没有进水吧?这样耽误的其实还是他们自己,故意不去修建水利设施,我想他们脑子还不至于这么进水!”
“至于修建水利设施,那必然要雇佣大量的工人,这样可以达到以工代赈的方法。所以说商品经济时候的社会,也许仍有一部分人会囤积粮食,可是事实上意义不大了,囤积粮食风险大,利润低,甚至是还要被人骂死。”
时不凡不认为粮食一旦成了商品粮,那几乎不可能还会出现太多囤积粮食的情况生。商品经济时代的社会体系和自然经济的社会体系完全不是一回事,其实只要纵观商品经济时代的社会情况,有几个人是真正饿死的?在商品经济时代,哪怕出现了股灾,那真正跳楼自杀的绝大部分都是那些股市里面的投机客,并非是普通小老百姓。那些自杀的并不是饿死的,反而是贪心不足最后亏光了家产,最后一死了之。
很多次股灾其实真正饿死的并没有多少,甚至如果在商品经济时代,饿死的人其实反而是没有听说多少了。因为生产力达到了,尤其是农业生产力其实已经足够了,社会体系已经相对健全,人类职业分工已经是更加的完善,不会出现那种缺少财富流通渠道的事情生。至于商品粮食囤积那意义也都不会太大,因为两者的社会体系都不一样,你去囤积粮食,作死啊?
在一个商品经济社会体系健全的国家,饿死人可以说是新闻了,虽然也许还是仍然有极少数人会饿死,不过绝对不会大规模饿死人。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体系之下,只要不是爆世界大战,饿死人其实是很难的,如果真的有饿死人,那当地父母官都要被问责。
可是在古代,饿死人的事情真的不用太多。如果在古代说有人被饿死,那大家都不会当做新闻。而如果是在二十一世纪中国,时不凡二十多年了也就是好几年才会在新闻上看过一个饿死的,而且如果事情爆之后,当地官员都会被问责。所以说大规模饿死人的事情,在商品经济体系社会健全的时代是不会生的,零星的饿死人,不会影响整个社会体系。
甚至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体系之下,各种救济站都会很多,百姓都可以去领取一些救济的食品。虽然味道不太好,甚至难吃,可是能保证人饿不死。可是在绝大部分人饿不死的情况下,去囤积粮食,那这样不是脑抽了吗?到时候你只是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了大家仇恨的目标。
“所以嘉瑞,你这个是多虑了。当社会进入商品经济的时候,那哪怕是江南豪族认为可以囤积粮食,可是他们很快就会现囤积粮食不但不能带来太大的好处,反而会让他们损失惨重。不但在经济上损失惨重,甚至在民望和各种政治上都会损失极其惨重。他们才不傻,亏本的买卖没人做。”
所以说时不凡认为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体系之下,遇到灾难那生活质量肯定会严重下降,可是饿死人的事情肯定不会太多。生活质量下降,并不代表会饿死人,至少不会一大片的饿死人,只是零星几个而已。
那些囤积粮食的人,粮食一旦成了商品,那商品的价格规律他们肯定会遵守的。哪怕是工厂老板都知道,机器坏了必须要维修,不然是无法恢复生产的。哪些种植粮食作为商品交易的商人,他们会脑抽到不去修建水利设施,故意等着坐吃山空吗?因为不修水利,那到时候自己还是无法继续生产,还是无法继续生产种植粮食,他们肯定要在政府引导甚至是主动去修建各种基础设施。包括水利道路等等基础设施,在这个当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以工代赈的方式。
从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来看,其实也就是这一个过程。这个也是他的一种必然,虽然商品经济的社会体系一旦遇到了天灾**,也许会让人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可是饿死人的事情却相对很少很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