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初露端倪-《文科大唐》


    第(1/3)页

    既然要开始制定明年的货币政策,这样必然要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才能制定出来的,不是拍脑袋也就能制定出来的政策。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经济数据的调查的。这个经济数据的调查结果,时不凡秉承的是不可不信,可是同样不可全信的原则。因为任何经济展方略都市离不开经济数据调查,可是经济数据调查同样也不能够完全作为依赖,不能够单纯的看数字就行了。这个是多方面的分析,不是单个数据就能够说明问题的。要综合各方面才算是真正了解经济情况和百姓生活,不然就和那个唐朝粮价一样,明显完全无视了唐朝中后期通缩万分严重的情况。还有说宋朝富裕的,也是从财政收入进行分析。可是财政收入来源多方面,这个也并不能够绝对代表百姓生活幸福。这种生活是幸福是不能够看单纯某一个数据,必须要所有数据摆在一起综合分析,不然得出的结果必然是一叶障目。

    “夫君,目前我们粮食价格已经开始迅下跌,已经下跌了两成了!”秦嘉瑞笑呵呵的说道。

    而赵强也都露出了笑容,粮食价格下跌,对于绝大多数古代人认为是好事。表面上看粮价越低百姓生活越幸福,毕竟民以食为天啊!这个思维很多一千多年之后的人还是有残余,下意识都认为粮价就能代表一切了,事实并非如此。后世骂房价的远比骂粮价的多了很多倍,这样足以说明百姓的追求已经变了,从吃饱到房子了,当吃饱不成问题之后追求必然会更高,这个也就是人性的欲壑难填。可是却还是有很多人下意识的用粮价作为分析,这样其实非常不合理的。

    “还有呢?粮价下跌,而且还是一次两成,这个我认为不正常!”时不凡先说。

    时不凡转头对别的人问:“最近各家钱庄的储蓄如何,还有放贷情况如何?别的各种消费品如何?”

    马上有人跟着说:“最近我们揽储容易了很多,储蓄资金增已经增加了两成。不过我们放贷更难了,放贷额比起过去减少了一成。不过按照曲线图,我们整体是出现于下降的趋势。”

    “市面上各种商品连续三个月价格下跌,而且是普遍性的下跌。”

    时不凡接着问:“去跟市署要一份税务统计,让他们看看最近市税是否有下跌。”

    很快,长安的东市和西市的税务账单拿来了,时不凡看看这个趋势,然后摇头。

    “看来,通缩已经初露端倪了!市税降低,说明市场的交易额已经开始降低,相反我们这里的储蓄率明显上升,放贷同样开始降低,说明商人投资扩大业务的想法也都开始减少。甚至百姓都乐意储蓄,而不愿意去购物。”时不凡说。

    赵强赶紧问:“这个怎么回事?既然价格的下跌,那为什么百姓反而不愿意购买?按理说价格下跌,那百姓应该更加喜欢购物,怎么会这样?”

    这个赵强明显是外行,下意识的认为价格下跌也就是好事,不过时不凡却已经知道大唐通缩已经开始初露端倪了。

    “赵强,如果你有一样货物,明知道以后会涨价,你会急着卖出去吗?”时不凡问。

    赵强肯定睡:“既然迟早会涨价,那我为什么会急着卖出去呢?我肯定会留着,等着涨价啊!”

    “很好,你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你也就应该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因为铜钱本质上也是一个货物,因为铜钱本身有价值,所以他才能够去衡量别的货物的价值。铜钱本质上也是一种货物,所以铜钱既然越来越值钱,那他们为什么还会去急着购买呢?”时不凡说。
    第(1/3)页